企業及財務資訊(資料截至上一個交易日)由泓滙財經資訊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上市公司公告由報價王科技國際有限公司提供
(免責聲明)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新聞
日期 |
內容提要
|
---|---|
2020/07/21 | |
2020/05/13 | |
2020/04/22 | |
2020/04/21 | |
2020/03/24 | |
2020/01/20 | |
2019/11/13 | |
2019/08/13 | |
2019/07/18 | |
2019/05/14 | |
2019/05/02 | |
2019/04/30 | |
2019/02/18 | |
2018/10/29 | |
2018/04/19 | |
2018/02/24 | |
2017/11/13 | |
2017/08/11 | |
2017/07/06 | |
2017/05/11 | |
2017/04/08 | |
2017/03/03 | |
2017/02/25 | |
2016/11/14 | |
2016/11/14 | |
2016/11/12 | |
2016/08/11 | |
2016/08/08 | |
2016/06/27 | |
2016/05/12 | |
2015/06/12 |
企業資訊
主要業務
主要於中國從事(i)產銷動物飼料,(ii)繁殖、養殖及銷售禽畜,及(iii)產銷增值加工食品;及於越南從事(i)產銷動物飼料,(ii)繁殖、養殖及銷售禽畜及水產,及(iii)產銷增值加工食品。
指數成份股
上市交易所
MAIN
公司網站
年結
(MM/YYYY)
(MM/YYYY)
營業額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純利
港元('000)
港元('000)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盈利
港元
每股盈利
港元
按年變動
(%)
(%)
經調整
每股派息
港元
每股派息
港元
市盈率
(倍)*#
(倍)*#
週息率
(%)*#
(%)*#
派息比率
(%)
(%)
經調整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每股賬面資產淨值
港元
價格/賬面
(倍)#
(倍)#
2020/12/31
66,010,845
22.33
16,706,171
523.20
0.660
520.41
0.114
1.41
12.26
17.29
1.139
0.82
2019/12/31
54,207,510
3.75
2,692,941
22.77
0.106
22.04
0.032
8.75
3.44
30.10
0.497
1.87
2018/12/31
52,546,165
19.00
2,205,869
572.75
0.087
575.19
0.043
10.68
4.62
49.37
0.437
2.13
2017/12/31
44,065,762
6.76
327,224
-83.92
0.013
-83.81
0.007
72.09
0.75
54.26
0.398
2.34
2016/12/31
40,955,652
2.03
2,018,456
-2.73
0.080
-2.69
0.040
11.67
4.30
50.19
0.358
2.60
* 化作年計 # 以最後收市價計算

業務回顧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中國農牧食品業務
二零二零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的爆發使中國經濟陷入停頓,並導致本集團業務的營運滯後及受到干擾。作為中國領先的農牧食品企業,我們致力維持生產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穩定供應。儘管如此,雖然我們的飼料業務表現穩定,但我們位於新冠爆發初期受到嚴重打擊的地區之養殖和食品業務則因物流問題而受到影響。
中國非洲豬瘟的情況於二零二零年開始受到控制,但生豬價格仍然居高不下。這情況吸引了具豐富財務資源的規模養殖場增加生豬產量,拉動了本集團的重點飼料市場-商品市場-對豬飼料的需求。家禽方面,二零一九年非洲豬瘟的爆發導致一些養殖場轉型至家禽養殖,但消費者對家禽的需求卻受到二零二零年的新冠疫情打擊,導致家禽供過於求,肉雞價格隨後下跌。這使我們的家禽飼料業務銷售受益,但不利於我們的家禽養殖業務。
持續經營業務
於中國的持續經營業務包括我們的家禽養殖和深加工食品業務。二零二零年,隨著我們繼續擴大食品廠的產量,來自中國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從二零一九年的7.14億美元增長至8.56億美元。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從二零一九年的19.2%下降至二零二零年的4.6%,主要由於新冠疫情最初爆發導致營運受到干擾及肉雞價格與二零一九年相比有所下降。
已終止經營業務
已終止經營業務包括二零二零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期間營運的中國飼料和豬食品業務。本集團的中國已終止經營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收入錄得41.82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34.66億美元)。已終止經營業務期內股東應佔溢利為1.70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1.29億美元)。
本集團的中國飼料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二零二零年首十一個月的收入錄得37.53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31.59億美元)。豬、家禽、水產、其他飼料產品及預混合飼料分別佔中國飼料業務收入50.4%、31.8%、7.0%、6.7%及4.1%。中國飼料銷量為783萬噸(二零一九年全年:693萬噸)。豬飼料的銷售受中國補欄帶動增加。此外,早前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部分養殖戶轉向家禽養殖,使我們的家禽飼料銷售受益。豬食品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二零二零年首十一個月的收入錄得4.30億美元,而二零一九年全年為3.07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與二零一九年相比豬價格上漲。
一家佔35%之聯營公司-正大投資應佔溢利
正大投資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一日完成合併起的業務包括了中國飼料和綜合豬業務。從交易完成日起,本集團這家佔35%之聯營公司應佔溢利為0.66億美元(二零一九年:無)。此金額代表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份正大投資的35%利潤。
越南農牧食品業務
二零二零年,即使在新冠疫情、自然災害和動物疾病的壓力下,越南經濟仍保持相對穩定。雖然越南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但與其他國家相比,疫情對越南本地經濟的影響相對較輕。
自二零一九年初以來,非洲豬瘟一直對越南的農牧食品行業構成威脅,影響一直持續至二零二零年,而第二波的非洲豬瘟疫情於二零二零年第四季度再次打擊了該行業。隨著非洲豬瘟的爆發導致生豬存欄減少,市場供應短缺致使生豬價格上漲,故二零二零年的生豬價格整體徘徊在歷史高位。生豬價格高企對我們的豬養殖業務有利,但越南生豬存欄的減少影響了豬飼料的需求。總體而言,我們的越南農牧食品業務保持強勁。
本集團越南農牧食品業務收入按年上升25.0%至34.77億美元。飼料業務佔本集團越南收入的25.8%,而養殖及食品業務共佔餘下的74.2%。本集團越南農牧食品業務的整體毛利率於二零二零年大升至35.7%(二零一九年:20.2%),主要由於豬養殖業務的毛利率增加。
二零二零年,越南整體飼料銷量按年下降4.0%至163萬噸,而飼料收入則按年上升1.3%至8.98億美元,其中豬、家禽、水產及其他飼料產品分別佔29.4%、23.4%、45.6%及1.6%。我們的豬飼料銷售隨著生豬存欄減少而下降。此外,新冠疫情打擊家禽的需求,影響我們的家禽飼料銷售。另一方面,本集團擴大了一項蝦料的營銷計劃,成功地提高了價格較高的蝦飼料銷售,抵消了飼料整體銷售的下降。
本集團的越南養殖及食品業務整體收入按年上升36.1%至25.78億美元。豬養殖繼續為養殖及食品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年內有利的平均生豬價格推動該業務的表現。我們的平均生豬價格於二零二零年為約每公斤76,600越南盾,而二零一九年則為約每公斤46,200越南盾,按年上升65.8%。
資料來源: 卜蜂國際 (00043) 全年業績公告
中國農牧食品業務
二零二零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新冠」)的爆發使中國經濟陷入停頓,並導致本集團業務的營運滯後及受到干擾。作為中國領先的農牧食品企業,我們致力維持生產以確保食品產業鏈的穩定供應。儘管如此,雖然我們的飼料業務表現穩定,但我們位於新冠爆發初期受到嚴重打擊的地區之養殖和食品業務則因物流問題而受到影響。
中國非洲豬瘟的情況於二零二零年開始受到控制,但生豬價格仍然居高不下。這情況吸引了具豐富財務資源的規模養殖場增加生豬產量,拉動了本集團的重點飼料市場-商品市場-對豬飼料的需求。家禽方面,二零一九年非洲豬瘟的爆發導致一些養殖場轉型至家禽養殖,但消費者對家禽的需求卻受到二零二零年的新冠疫情打擊,導致家禽供過於求,肉雞價格隨後下跌。這使我們的家禽飼料業務銷售受益,但不利於我們的家禽養殖業務。
持續經營業務
於中國的持續經營業務包括我們的家禽養殖和深加工食品業務。二零二零年,隨著我們繼續擴大食品廠的產量,來自中國持續經營業務的收入從二零一九年的7.14億美元增長至8.56億美元。本集團持續經營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從二零一九年的19.2%下降至二零二零年的4.6%,主要由於新冠疫情最初爆發導致營運受到干擾及肉雞價格與二零一九年相比有所下降。
已終止經營業務
已終止經營業務包括二零二零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三十日期間營運的中國飼料和豬食品業務。本集團的中國已終止經營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收入錄得41.82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34.66億美元)。已終止經營業務期內股東應佔溢利為1.70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1.29億美元)。
本集團的中國飼料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二零二零年首十一個月的收入錄得37.53億美元(二零一九年全年:31.59億美元)。豬、家禽、水產、其他飼料產品及預混合飼料分別佔中國飼料業務收入50.4%、31.8%、7.0%、6.7%及4.1%。中國飼料銷量為783萬噸(二零一九年全年:693萬噸)。豬飼料的銷售受中國補欄帶動增加。此外,早前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部分養殖戶轉向家禽養殖,使我們的家禽飼料銷售受益。豬食品業務從二零二零年起終止合併,其二零二零年首十一個月的收入錄得4.30億美元,而二零一九年全年為3.07億美元,這主要是由於與二零一九年相比豬價格上漲。
一家佔35%之聯營公司-正大投資應佔溢利
正大投資自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一日完成合併起的業務包括了中國飼料和綜合豬業務。從交易完成日起,本集團這家佔35%之聯營公司應佔溢利為0.66億美元(二零一九年:無)。此金額代表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份正大投資的35%利潤。
越南農牧食品業務
二零二零年,即使在新冠疫情、自然災害和動物疾病的壓力下,越南經濟仍保持相對穩定。雖然越南也無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影響,但與其他國家相比,疫情對越南本地經濟的影響相對較輕。
自二零一九年初以來,非洲豬瘟一直對越南的農牧食品行業構成威脅,影響一直持續至二零二零年,而第二波的非洲豬瘟疫情於二零二零年第四季度再次打擊了該行業。隨著非洲豬瘟的爆發導致生豬存欄減少,市場供應短缺致使生豬價格上漲,故二零二零年的生豬價格整體徘徊在歷史高位。生豬價格高企對我們的豬養殖業務有利,但越南生豬存欄的減少影響了豬飼料的需求。總體而言,我們的越南農牧食品業務保持強勁。
本集團越南農牧食品業務收入按年上升25.0%至34.77億美元。飼料業務佔本集團越南收入的25.8%,而養殖及食品業務共佔餘下的74.2%。本集團越南農牧食品業務的整體毛利率於二零二零年大升至35.7%(二零一九年:20.2%),主要由於豬養殖業務的毛利率增加。
二零二零年,越南整體飼料銷量按年下降4.0%至163萬噸,而飼料收入則按年上升1.3%至8.98億美元,其中豬、家禽、水產及其他飼料產品分別佔29.4%、23.4%、45.6%及1.6%。我們的豬飼料銷售隨著生豬存欄減少而下降。此外,新冠疫情打擊家禽的需求,影響我們的家禽飼料銷售。另一方面,本集團擴大了一項蝦料的營銷計劃,成功地提高了價格較高的蝦飼料銷售,抵消了飼料整體銷售的下降。
本集團的越南養殖及食品業務整體收入按年上升36.1%至25.78億美元。豬養殖繼續為養殖及食品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年內有利的平均生豬價格推動該業務的表現。我們的平均生豬價格於二零二零年為約每公斤76,600越南盾,而二零一九年則為約每公斤46,200越南盾,按年上升65.8%。
資料來源: 卜蜂國際 (00043) 全年業績公告
主要股東:
卜蜂集團有限公司 (48.76%)
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 (25.00%)
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 (25.00%)
公司秘書:
黃佩珊
核數師: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主要往來銀行:
花旗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律師:
Appleby Spurling Hunter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
公司註冊地點:
百慕達
主要營業地點:
香港金鐘夏愨道十六號遠東金融中心二十一樓
股份過戶登記處: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電話: (852) 2862-8628]
公司網址:
電話:
(852) 2520-1601
傳真:
沒有資料
核數師變動
宣佈日期
核數師名稱
原因
2012/09/17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
委任
公司秘書變動
宣佈日期
公司秘書名稱
原因
2018/08/10
黃佩珊
委任
2018/08/10
劉永源
辭職
2011/08/01
劉永源
委任
2011/08/01
陳佩珊
辭職
董事任職變動
宣佈日期
董事名稱
職務
原因
2020/06/06
Udomdej Sitabutr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20/06/06
Pongsak Angkasith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20/04/23
Sombat Deo-isres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20/04/23
Sakda Thanitcul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12/31
鄭毓和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9/12/31
馬照祥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5/31
謝明欣
執行董事
委任
2019/05/10
謝吉人
副主席
辭職
2019/05/10
謝國民
執行董事
辭職
2019/05/10
謝吉人
主席
委任
2019/05/10
謝鎔仁
副主席
委任
2017/01/16
黃業夫
執行董事
辭職
2017/01/16
于建平
執行董事
委任
2015/10/15
池添洋一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5/07/03
李紹祝
副主席
辭職
2013/09/25
Vatchari Vimooktayon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3/07/02
Yanyong Phuangrach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2/31
施維德
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12/12/31
Vinai Vittavasgarnvej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12/31
Yanyong Phuangrach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4/01
Arunee Watcharananan
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3/30
何平僊
執行董事
辭職
2012/03/30
蔡益光
執行董事
委任
2012/03/30
白善霖
行政總裁
委任
2012/01/27
何炎光
執行董事
辭職
2011/10/12
Sooksunt Jiumjaiswanglerg
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8/09
謝克俊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8/09
施維德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8/09
謝克俊
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8/09
潘爾文
替任董事
委任
2010/06/01
謝克俊
副主席
辭職
2010/06/01
彭小績
財政總裁
辭職
2010/06/01
謝展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6/01
謝中民
榮譽主席
辭職
2010/06/01
謝杰人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6/01
謝漢人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3/01
謝國民
主席
委任
2010/03/01
何炎光
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3/01
白善霖
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3/01
黃業夫
執行董事
委任
2010/03/01
謝吉人
副主席
委任
2010/03/01
謝克俊
副主席
委任
2010/03/01
李紹祝
副主席
委任
2010/03/01
彭小績
財政總裁
委任
2010/03/01
謝克俊
執行副主席
辭職
2010/03/01
謝國民
執行主席
辭職
2010/03/01
李紹祝
執行副主席
辭職
2010/03/01
謝仁基
執行董事
辭職
2010/03/01
謝中民
主席
辭職
2010/02/28
謝中民
榮譽主席
委任
2008/10/20
謝鎔仁
執行董事
委任
2008/10/20
李紹慶
執行副主席
辭職
2008/09/08
謝展
執行董事
委任
2008/09/08
彭小績
執行董事
委任
2008/09/08
Sakda Thanitcul
獨立非執行董事
委任
2008/09/08
李紹祝
行政總裁
委任
2008/09/08
李紹慶
執行董事
委任
2008/09/08
何平僊
財政總裁
辭職
2008/09/08
何炎光
行政總裁
辭職
2008/09/08
白善霖
執行董事
辭職
2008/09/08
黃業夫
執行副主席
辭職
2008/07/29
Kowit Wattana
獨立非執行董事
辭職
2008/03/31
謝大民
名譽副主席
辭職
2008/03/31
謝正民
名譽副主席
辭職
公司名稱變動
宣佈日期
新名稱
原有公司名稱
港交所採納日期
公司採納日期


免責聲明: 鋒投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之處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